一位年輕的作者,喚醒了我這個已半百的人:旅行,不只是怡己而已。
由於自己是電腦白痴,故此對於能在互聯網上穿插搜索的「旅遊達人」,可以跨越地理與文化的界限獵奇尋新,或吃盡推介的珍奇異品,住進精緻特色的旅館,曾經艷羡不已。現在不會了。
因為,風光看盡,自我充實之餘,仍須反問自省:這世界有沒有人因為自己的旅行而得益呢?
從前對於那些嚮應「慈善旅行」的義工行者存著不少敬意,此時懂得再問對方:服務是為了自己想做甚麼?還是要弄清楚服侍的對象需要甚麼?
否則,這種自我尋求滿足的心態,與消費旅行本質上沒有分別。
一向以為,留下旅行的回憶就是拍下所有景點的相片。殊不知,放下照相機,打開自己的感官,好好記住當下,透過聲音、氣味、溫度、觸覺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是用心了解一個地方。
旅途上遇到的知音者,受強權逼迫仍昂首奮進的生命力,善良簡樸的農家欵荼,怎可留在沒有七情的記憶棒而不是内心深處?
常常誤會,去貧窮或極權的地方旅行,就是幫助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卻原來必須弄清楚花了錢後,老百姓是否受惠。
備受歡迎的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在籌印緬甸旅行資料時,便有人質疑鼓勵在該國消費旅行,是否變相資助軍人獨裁政府打壓民主、人權,成為幫兇。經該出版社硏究和訪問當地人意見後,發覺緬甸人也希望國家發展旅遊業,可以藉以改善他們的生活,但如何避免開銷滑入政府手上,有以下原則提供:
避免去大酒店和高尚餐廳,盡量光顧小型店鋪,特別是家庭式飯館或旅店,便可多令小市民直接得益,並且能增加平民生活的曝光,減少獨裁政府的跋扈。
也從來沒有想過,到趨之若鶩的國家旅行,竟然有時會間接促成歷史建築的消亡。
土耳其政府企圖將遊客區内上百年歷史的舊歌劇院改建成商場和酒店,甚至擬砍掉附近公園數百棵樹去建造購物中心,終引致全國大示威,政府血腥鎮壓。馬來西亞吉隆坡的華人老街歷史性建築,亦面對相同命運,社區人士正負嵎頑抗。
以上種種改變我對旅遊的看法,皆來自香港人林輝所寫的遊記:《旅行在希望與苦難之間》。
或者,有人會説,旅行只是很簡單,大多數人都只想鬆弛娛樂而已,何須這麼沉重,去思考人間苦難?
然而,當我們在旅途中稍放下片刻吃喝玩樂之心,放眼苦難世界時,同時又會見到生命的鬥士,放下身段的志願者,甚至可以浮現出我們在人羣當中付出那無疆界的關懷與聆聽。各人的努力,就滙聚成希望的曙光。
例如,一位女士放下博士光環去創立「未來之村」,以改善尼泊爾山區的基本生活。
又好像一位以色列老父,當兵的兒子慘被巴勒斯坦的哈瑪斯組織所殺,他竟能突破以巴兩地復仇死結,設立了父母心聲家庭論壇(The Parents Circle Families Forum) ,專為因以巴衝突失去至親的人提供輔導和互助服務,幫助雙方皆是受害者的人,跨過國族之分,互相扶持共同走過哀痛的日子。
這些小火種的互相映照,就是苦難中眩目的人類善性光輝。比起一切美景珍饈,更能提升我們的生命質素與内涵。
願你下次旅行,不單在苦難中看到希望,也是散發希望香氣的旅客。
August 09, 2020 at 03:47AM
https://ift.tt/2PFinKY
旅者的醒覺 - hkcnews.com
https://ift.tt/3hIgzgZ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旅者的醒覺 - hkcnews.com"
Post a Comment